close

  青春痘的學名是「痤瘡」,因為大多出現於青春期,所以又名青春痘。臨床上發現,青春痘可以從國小學生就開始,一直到三十多歲仍是好發年齡。另外還有些比較特別年齡才會發生的痤瘡,例如新生兒、成年人或老年人的青春痘等等,成因較特別,在此暫不討論。因為青春痘好發的年齡常在社交活躍的時期,大量的青春痘常會造成社交及心理上的困擾,甚至嚴重發炎而影響日常生活。因此,如何早期治療青春痘,避免留下更難處理的痘疤,是相當重要的。

  在治療青春痘前,要先了解青春痘的成因。我們常說:「沒有粉刺就沒有痘痘。」粉刺是青春痘的前身,甚至在青春痘的分類上,粉刺是被歸類為非發炎性的青春痘。粉刺的形成是來自人體的皮脂腺。皮脂腺負責分泌油脂,維持油水平衡的保濕功能,當位在毛囊旁的皮脂腺因為油脂分泌過度,或毛囊開口處異常角質化造成毛孔阻塞,就可能形成粉刺。其他影響粉刺形成的因素還有:遺傳、荷爾蒙、飲食(註)、過度摩擦、使用致粉刺的保養品等等。在人體毛囊裡,在臉部的皮脂腺密度最高,也因此最容易在臉部生成青春痘。因此,在臉部保養時,特別要注意的是減少粉刺形成:使用適當的臉部清潔品,如洗面乳、洗面皂等等,以雙手搓揉起泡後,再輕輕抹均在臉上並避色過度搓揉,之後用適溫的水洗淨,再輕輕擦乾,塗上適合的乳液,可以達到有效的清潔和保濕。在臉部乳液的選擇,儘量選擇低致粉刺性的乳液。因為每個人的膚質不同,乳液要選擇使用後臉部不緊繃也不油膩,也不會產生大量粉刺,就是合適的乳液。

  粉刺在某些狀況之下,例如皮脂分泌過多、毛囊開口角化異常、天氣悶濕、作息不正常、壓力、或女性生理期前後,痤瘡桿菌孳生過多,就會引起粉刺發炎,變成紅紅腫腫的一顆的丘疹,即所謂的青春痘。青春痘因為它的類型,可以分成非發炎性青春痘(粉刺)、丘疹型青春痘、囊皰型青春痘、及其他感染狀況更嚴重的節結型青春痘或膿瘍型青春痘。針對不同類型的青春痘,採取外用藥膏或藥水、傳統口服藥、口服A酸或局部注射、酸類煥膚等適合的治療方式,讓粉刺和青春痘早日消除、減少復發,也可以避免留下長期難治的痘疤。相對地,如果是用擠壓、或是塗抹牙膏、貼痠痛貼布等等不正確的治療方式,有時不但不能消除青春痘,反而造成更嚴重的感染、接觸性皮膚炎等等,增加皮膚受傷留疤的機會。
 在妥善的治療和保養之下,青春痘可以大幅地減少,痘疤也可以慢慢地改善,還給您「白拋拋、玉咪咪」的如玉容顏~

註:臨床上雖然可以觀察到吃高油脂食物或豆類可能致粉刺,但是研究統計卻顯示粉刺和飲食沒有顯著相關。這部份仍需更大規模的研究佐證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enChinPei 的頭像
    TienChinPei

    田金佩皮膚科診所

    TienChin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